前言
本文将通过几个例子来解释如何通过把单位矩阵 看作一张“白纸”或“原点”的方式来形象化地理解一些做题思路——这种理解并不是严格的数学推导,但是能帮助我们化解一些题目“为什么要这么做”的疑问。
例一
设 经过有限次的初等变换转化成为 , 求一个可逆矩阵 , 使 .
由于 是左乘 , 根据“左行右列”的原则, 的含义就是:
对 做一系列的行变换,使得 变成 .
但是,对于如何求出 , 线性代数的课本中几乎没有明确的公式或者性质可用。
但是,我们知道,当我们做一些【行变换操作】将 变成 的过程中,这些【行变换操作】我们是可以做出来的,而这些【行变换操作】其实就对应着矩阵 . 进而可以想到,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行变换操作】组合起来,形成对应的矩阵,那么,这个矩阵就是矩阵 .
为了达成上面的目标,我们就需要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必须足够【基础】,能反映并记录施加在其上每一步变化(相当于一张“白纸”)。这个【平台】最佳的选择就是——单位矩阵 .
如果我们把对 在变成 的过程中进行的每一步【行】初等变换都同步施加到初始状态为单位矩阵的矩阵上,那么,在 变成 的时候,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满足 条件的可逆矩阵 , 形式如下:
同样的,如果要找的是满足 的可逆矩阵 , 则要对 做初等列变换,形式如下:
注意:若要使用列变换,则 相对于 的位置应该是【竖着】放置的,因为列变换影响的是列,只有竖着放才能让 记录到所做的列变换,【横着】放置的 只能记录到所作的行变换。
对于本题,有:
于是:
由于初等行变换的方式不止上述一种,因此,也可以有:
例二
求矩阵 的逆矩阵。
求逆矩阵的方法有多种,对于这种以实数方式完全给定的矩阵求其逆矩阵,一般使用如下公式:
或者:
那么,如何理解上面这两个公式呢?
如果我们把 看作“数轴”的“原点”,那么, 和 就是对称于“原点” 分布在“数轴”上的。在这个“数轴”上,移动一个矩阵的方式就是对其做初等变换(横轴做初等行变换,纵轴做初等列变换),【不同】的初等行(列)变换会导致矩阵(无论是不是同一个矩阵)在“数轴”上移动【不同】的“距离”,而【相同】的初等行(列)变换会导致矩阵(无论是不是同一个矩阵)在“数轴”上移动【相同】的距离。
于是,如果,我们同时对 和 施加同样的初等变换,那么,就相当于把 和 做了平移,当 变成(移动到) 的时候, 就变成(移动到)了 , 如图 1 ~ 2 所示:
图 1.
图 2.
于是,有:
于是:
根据上面的理解方式,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当一个行列式的值为 的时候,这个行列式就是不可逆的了:因为 , 所以,当一个行列式等于零的时候,它永远都无法通过行变换或者列变换变成 .
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