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在高等数学中,我们一般会用 “$\{ x_{n} \}$” 或者 “$\{ y_{n} \}$” 表示数列,数列和函数有很多异同点,要想深入地理解数列,首先就要明白什么是数列,以及数列的敛散性。
在本文中,「荒原之梦考研数学」将使用通俗易懂的解释,为同学们讲明白数列的那些事。
二、正文
什么是数列?
简单地说,数列就是“一列数”——假设我们有一个数轴,我们每次在数轴上取一个数,并把取出来的数按照从左向右(也可以从右向左排列,甚至是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等任何排列形式,从左到右排列只是习惯性排列形式)的方式排成一列,那么,这列数就构成了一个数列——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并不要求在数轴上取数的时候必须在数轴上从左向右取值,或者在数轴上从右向左取值,我们在数轴上的取值没有任何数值大小和相对位置上的要求(尽管我们常见的数列都是具有一定规律,甚至可以写出通项表达式的数列)。
例如,我们要构造一个数列 $\{ x_{n} \}$, 并且有如下这样这一个数轴:
接着,我们在数轴上取一个点 $-1$, 此时,数列 $\{ x_{n} \}$ $=$ $\{ -1 \}$:
在数轴上再取一个点 $2$, 此时,数列 $\{ x_{n} \}$ $=$ $\{ -1, 2 \}$:
在数轴上再取一个点 $1$, 此时,数列 $\{ x_{n} \}$ $=$ $\{ -1, 2, 1 \}$:
在数轴上再取一个点 $-3$, 此时,数列 $\{ x_{n} \}$ $=$ $\{ -1, 2, 1, -3 \}$:
在数轴上再取一个点 $2$, 此时,数列 $\{ x_{n} \}$ $=$ $\{ -1, 2, 1, -3, 2 \}$:
如果我们截止到这一步,那么,就可以说,我们得到了一个数列 $\{ x_{n} \}$. 当然,我们也可以继续在数轴上取点,从而构造一个包含更多数字的数列。
此外,如果我们将一个数列(也就是一列数)看作是由 $2$ 个子列或者 $n$ 个子列数组成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将数列的取值过程看作是在多个数轴(每个数轴代表一个子列)上交替(每次在每个数轴上取值的个数没有限制)完成的。例如,如果我们把数列 $\{ y_{n} \}$ 拆分成 $\{ y_{n_{1}} \}$ 和 $\{ y_{n_{2}} \}$ 两个子列,则构成数列 $\{ y_{n} \}$ $=$ $\{ 1, 1, -1, -2, -3, 1 \}$ 的数字取值过程就如图 07 所示:
当然,数轴的子列也不是必须绘制成如图 07 这样相互垂直的两个数轴,也可以绘制成相互平行的两个数轴:
什么是数列的有界性?
只在数轴的某个有界区间上取值的数列就是收敛数列——这里的“有界区间”可以是左右都有界的区间,也可以是仅仅左有界的区间,或者右有界的区间。
例如,图 09 所示的数列的取值点都落在有界闭区间 $[-2, 1]$ 内,因此,这个数列就是一个左右都有界的数列:
为什么必须是“闭区间”呢?因为数列的取值具有“趋向性”,一旦取值趋向于数轴的某一侧,而这一侧刚好不是闭区间,那么数列在该方向上就不是有界数列。
如图 10 所示,虽然取值点具有向左或者向右的取值趋势,但是由于都被封锁在闭区间 $[-2, 1]$ 内,所以这仍然是一个左右都有界的数列:
但是,如图 11 所示,取值点的受限区间为 $[-2, + \infty)$, 并且取值点有向数轴正半轴无限延伸的趋势,那么,对应的数列就是一个左有界而右无界(或者说“下有界而上无界”)的数列:
当然,如果将数列拆分成多个子列进行研究,那么,每个子列在取值的时候,也必须保证都在某个有界区间内取值,这样才是一个左右都有界的数列:
假如,一个数列可以分成如图 13 所示的两个子列,那么,即便一个子列在数轴的正方向上是有界的,但因为另一个子列在数轴的正方向上是无界的,那么,所得的整个数列在数轴的正方向上(通常也就是数轴的右侧或者上方)是无界的:
什么是数列的敛散性(数列极限)?
如果一个数列是收敛的,那么反映在数轴上就是其取值是具有方向性的,这个“方向”就是都趋向于极限值,同时当取值次数足够大的时候($n \rightarrow \infty$),取值一定在极限值附近,且“紧密挨着”极限值。
例如,下面数轴上数字的取值方向并不唯一,且没有都指向同一个数值(这个数值就是极限值),因此,其生成的数列就是没有极限值的,也就是发散数列:
下面数轴上数字的取值方向也不唯一,但是其取值方向都指向了同一个数值 $-1$, 且当 $n \rightarrow \infty$ 的时候,$-1$ 的附近不存在指向其他数值趋势的取值,因此,$-1$ 就是该数列的极限值,该数列也就是一个收敛数列:
同时,由于收敛数列的极限值本身就可以看作一个对取值区间的限制,因此,图 15 中的收敛数列虽然没有指明所在的闭区间,但事实上,取值范围所在的区间也就是有界的,这个有界区间就是 $(- \infty, -1] \cup [-1, + \infty)$.
当然,如果我们将数列拆分成多个子列,以轮询或者交替的方式在多个数轴上取值,所取的数值在 $n \rightarrow \infty$ 的时候,仍然都要具有指向极限值的趋势:
深入理解可以发现,收敛的数列,或者说具有极限值的数列一定是有无限项的数列,并且,在数列的前面有限项,可以没有指向数列极限值的趋势的。
例如,下面的数列 $\{ a_{n} \}$ 的前 $6$ 项并没有产生极限的趋势,但这并不妨碍当 $n \rightarrow \infty$ 的时候,其收敛于极限值 $1.6$:
$$
\textcolor{yellow}{
\{ a_{n} \} = \begin{cases}
(-1)^{n}, & n = 1,2,3,4,5,6; \\
1.6 + \frac{1}{n}, & n \geqslant 7
\end{cases}
}
$$
当然,即便是在 $n \rightarrow \infty$ 且 $n$ 足够大的时候,其中一项也不一定必须大于或者小于其前一项。例如,在上面的图 16 中,当我们以交替的方式在其表示的两个子列上取值的时候,当前在水平数轴上所取的值,不一定要大于或者小于上一次在垂直数轴上所取的值——只要两个子列的取值方向都趋于极限值即可。
例如,下面这个数列 $\{ b_{n} \}$, 其奇数项是 $\frac{1}{3}$ 的连续整数次方,偶数项是 $\frac{1}{2}$ 的连续整数次方,虽然当 $n \rightarrow \infty$ 的时候,$\{ b_{n} \}$ 中相邻的项并不是单调递减,而是不断“起伏”,但这并不妨碍 $\{ b_{n} \}$ 的极限值存在且为 $0$:
$$
\begin{aligned}
& \{ b_{n} \} = \begin{cases}
\textcolor{violet}{ \left( \frac{1}{3} \right)^{a} }, & n \text{ 为奇数}, a = 1,2,3, \cdots \\ \\
\textcolor{pink}{ \left( \frac{1}{2} \right)^{b} }, & n \text{ 为偶数}, b = 1,2,3, \cdots
\end{cases} \\ \\
\Rightarrow \ & \{ b_{n} \} = \textcolor{violet}{ \frac{1}{3} }, \ \textcolor{pink}{\frac{1}{2}}, \ \textcolor{violet}{\frac{1}{9}}, \ \textcolor{pink}{\frac{1}{4}}, \ \textcolor{violet}{\frac{1}{27}}, \ \textcolor{pink}{\frac{1}{8}}, \ \cdots
\end{aligned}
$$
如何构造一个数列?
一般情况下,我们构造的数列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大部分都可以写出具体的表达式。
但是,构造一个数列并不一定需要写出一个具体的表达式,我们可以只构造一个“ 思 想 上 的 数 列 ”,也就是说,假设存在一个“人”,可以按照我们解题的需求,构造出一个可能存在的数列,这个数列的具体表达式是什么不重要,也无需写出来(因为我们可以假定这个“人”能一直将这个数列写下去,直到第 $n$ 项),我们只需要保证这个数列满足我们的需求,并且没有违背基本的数学公理即可。
这样一个“思想上的数列”,可以帮助我们专注于解题的逻辑,而不是写出严格的证明过程,非常适用于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快速判断和求解。
高等数学
涵盖高等数学基础概念、解题技巧等内容,图文并茂,计算过程清晰严谨。
线性代数
以独特的视角解析线性代数,让繁复的知识变得直观明了。
特别专题
通过专题的形式对数学知识结构做必要的补充,使所学知识更加连贯坚实。
让考场上没有难做的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