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1 是目前收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由葡萄牙宇宙学家巴尔托洛梅乌·维利乌(葡萄牙语:Bartolomeu Velho)于 1568 年绘制的地心说宇宙模型,而就在这一年,维利乌去世。可以说,地心说宇宙模型凝聚了维利乌毕生的心血。
事实上,早在公元前三百多年的时候,赫拉克里特和阿里斯塔克斯两位科学家就已经提出过初始版的日心说理论,但在此后,由生活在公元 100 年到 170 年的学者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说由于宗教等原因逐渐深入人心,因此,当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 1543 年提出日心说的时候,是很少有人接受也很难让人接受的。直到 1609 年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并获得了天体运动的观测数据以及开普勒以天体沿椭圆形轨道运行修正了日心说,弥合了原来的日心说中认为天体沿圆形轨道运行所带来的问题之后,日心说才逐渐成为科学共识。
如今看来地心说简直就是无知的代名词,然而,在距今将近五百年前,在那个人类现代科学体系还处于萌芽阶段的时期,地心说不仅仅包含着人类的无知和自大,还包含着人类对于求知的渴望——地心说和日心说看似殊途迥异,实则殊途同归,这两个理论都是在试图理解我们所存在于其中的这个世界,以人类文明的认知尺度来衡量的话,这种求知精神本身是相通的。
求知是永无止境的,即便已经被认为是科学真理的日心说,在今天看来也是错的——宇宙之大,太阳连银河系的中心都算不上,更不是宇宙的中心。然而,人类的智慧是无限,在太阳的光芒照不到的太空深处,人类的智慧却可以探寻到隐藏于其后的“至上真理”。
参考: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67225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巴尔托洛梅乌·维利乌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日心说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克劳狄乌斯·托勒密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尼古拉·哥白尼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伽利略·伽利莱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约翰内斯·开普勒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iverse
本站【科技图鉴】栏目每天早晨五点准时更新
建议您收藏本站,不错过每一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