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本文中的部分图片可能带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因此,如果您正处在黑暗寂静的环境中或者身边有小朋友的话,请谨慎往下翻。
太阳动力学天文台探测器(英语: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 缩写:SDO)是美国宇航局 (NASA) 研制的一个太阳观测探测器,于 2010 年发射升空。为了庆祝该探测器在过去 10 年时间里取得的科学成就,美国邮政局在当地时间 2021 年 06 月 18 日举行仪式,发布了一套 10 枚的太阳观测主题邮票,邮票中的图案都来自太阳动力学天文台探测器。
由于突然看到这些图像可能引起不适,为了给您充分的思考时间,下面先放两张关于太阳动力学天文台探测器的比较温和的图片。
升空前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探测器(可以看到,由于该探测器比较接近太阳,阳光充足,因此,他的太阳能电池板比较短小):
![请不要在黑暗环境中打开本文:美国邮政局发布太阳观测主题邮票](https://documents.zhaokaifeng.com/uploads/2021/06/21/7970ab991afa5df271ca7e1e74088140ba86981875d0f6e4c38fe571f507c0e8.webp)
By Photo credit: NASA/Jim Grossmann, Public Domain.
搭乘宇宙神五号运载火箭升空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探测器:
![请不要在黑暗环境中打开本文:美国邮政局发布太阳观测主题邮票](https://documents.zhaokaifeng.com/uploads/2021/06/21/57b9ecbe8e6bcde6b16592e03de0a2de572394071eca8942838aecc73687aa22.webp)
By Pat Corkery/United Launch Alliance, Public Domain.
⬇⬇⬇正文开始⬇⬇⬇
美国邮政局在当地时间 2021 年 06 月 18 日发布的太阳观测主题邮票,共计 10 枚,展示了在极端波长的紫外线和可见光视角下不同类型的太阳活动:
![请不要在黑暗环境中打开本文:美国邮政局发布太阳观测主题邮票](https://documents.zhaokaifeng.com/uploads/2021/06/21/40f293af5cf9e216d8212c713346074852156fb26a64fa3d9a1348ffcd65b951.webp)
Credits: U.S. Postal Service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邮票中这些不同类型的太阳活动都是什么吧:
第 01 枚:冠状孔
图 05 拍摄于 2016 年 05 月 17 日至 19 日,邮票上的图像来自 2016 年 05 月 17 日。图中位于太阳北极巨大的黑暗区域是一个日冕洞,这是太阳上一个磁场外溢的区域,高速太阳风会从这里逃逸到太空中,当这些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相撞时,就会在地球大气层中引发壮丽的极光现象:
![请不要在黑暗环境中打开本文:美国邮政局发布太阳观测主题邮票](https://documents.zhaokaifeng.com/uploads/2021/06/21/10dd1b03d4a3a0f13e7f59483d1cf8f6fb1a624414e4a1e066431abab28ba8a0.webp)
Credits: NASA/SDO
第 02 枚:冠状环
图 06 拍摄于 2015 年 06 月 18 日,在图中的右下角可以看到一个日珥,日珥产生的明亮弧线其实就是太阳磁场的磁力线,日珥所在的区域通常具有强烈而复杂的磁场:
![请不要在黑暗环境中打开本文:美国邮政局发布太阳观测主题邮票](https://documents.zhaokaifeng.com/uploads/2021/06/21/c522e2055898a939807f71c68bdb02ede836c918eac007870aa87243244d81da.webp)
Credits: NASA/SDO
第 03 枚:太阳耀斑
图 07 拍摄于 2011 年 08 月 09 日,图中右上角明亮的闪光是一个 X 级(最大级)的太阳耀斑,太阳耀斑会干扰地球大气层中卫星导航信号和无线电信号的传播:
![请不要在黑暗环境中打开本文:美国邮政局发布太阳观测主题邮票](https://documents.zhaokaifeng.com/uploads/2021/06/21/bf4dddb41792c460e453a101e5bd6f77c609b88dab5a1ea09ffc6ac8d96b86ff.webp)
Credits: NASA/SDO
第 04 枚:活跃的太阳
图 08 拍摄于 2014 年 10 月 08 日,图中的太阳表面有许多亮度较高的活动区域,这些区域通常都具有较强的磁场:
![请不要在黑暗环境中打开本文:美国邮政局发布太阳观测主题邮票](https://documents.zhaokaifeng.com/uploads/2021/06/21/eb9fee75765b0cefa193f856fdc2ece20fcb0dde6ece20f19bf076415bc7d8c4.webp)
Credits: NASA/SDO
第 05 枚:等离子爆炸
图 09 拍摄于 2012 年 08 月 31 日,图中左下角这些爆炸式喷射的等离子束(日冕物质抛射)在极端情况下甚至能导致地球上部分区域电力中断:
![请不要在黑暗环境中打开本文:美国邮政局发布太阳观测主题邮票](https://documents.zhaokaifeng.com/uploads/2021/06/21/c338103039fd810ebc997533fcf723bf40ba61b9f7fee29d8dcc42976f8d9683.webp)
Credits: NASA/SDO
第 06 枚:冠状环
图 10 拍摄于 2012 年 07 月 08 日至 10 日,邮票上的图像来自 2012 年 07 月 09 日,图中显示了日冕环的演化过程,就在拍摄过这些照片的几天之后,太阳释放了一个最强的 X 级太阳耀斑:
![请不要在黑暗环境中打开本文:美国邮政局发布太阳观测主题邮票](https://documents.zhaokaifeng.com/uploads/2021/06/21/b9af00e8e33386c1e1aa9f708d5acf22c6590ceca5924e829116142d7e319b73.webp)
Credits: NASA/SDO
第 07 枚:太阳黑子
图 11 拍摄于 2014 年 10 月 20 日至 26 日,邮票上的图像来自 2014 年 10 月 23 日,在这张可见光图片中可以看到太阳中心附近有一团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看起来很暗,这是因为,与周围的物质相比,太阳黑子的温度相对较低,而温度较低的原因是太阳黑子所在位置极其密集的磁场阻止被加热的物质上升到太阳表面:
![请不要在黑暗环境中打开本文:美国邮政局发布太阳观测主题邮票](https://documents.zhaokaifeng.com/uploads/2021/06/21/053ea37527033c2a6edac7356d905939b37aae96642d069f9bf3adae229a4d45.webp)
Credits: NASA/SDO
第 08 枚:等离子爆炸
图 12 拍摄于 2014 年 10 月 02 日,在图中右下角可以看到一次等离子体爆发:
![请不要在黑暗环境中打开本文:美国邮政局发布太阳观测主题邮票](https://documents.zhaokaifeng.com/uploads/2021/06/21/91251f89ba0975803018bca54b3b8c94b13e65dcf031a98210066c6251276490.webp)
Credits: NASA/SDO
第 09 枚:太阳耀斑
图 13 拍摄于 2011 年 08 月 09 日,图中右侧可以看到一个 X 级的太阳耀斑:
![请不要在黑暗环境中打开本文:美国邮政局发布太阳观测主题邮票](https://documents.zhaokaifeng.com/uploads/2021/06/21/f792062701e79d8fbc626513f4e76599d33e2fadc71e35cd35db8f79d0ea2361.webp)
Credits: NASA/SDO
第 10 枚:冠状孔
图 14 拍摄于 2011 年 01 月 09 日至 12 日,邮票上的图像来自 2011 年 01 月 10 日,图中有两个黑色的日冕洞,一个在太阳赤道附近,一个在太阳的南极:
![请不要在黑暗环境中打开本文:美国邮政局发布太阳观测主题邮票](https://documents.zhaokaifeng.com/uploads/2021/06/21/623089f0a9fe2d39805b52a47e370813ff1e079a9e9d792fed6239ced65b992a.webp)
Credits: NASA/SDO
参考:
https://www.nasa.gov/feature/goddard/2021/sun-science-stamps-highlight-a-decade-of-sun-watching-from-spa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lar_Dynamics_Observatory
本站【科技图鉴】栏目每天早晨五点准时更新
建议您收藏本站,不错过每一份精彩!